不少人以為烏龜長壽、適應力強,就代表牠們「粗生」、容易飼養,但其實牠們只是表達痛楚的方式和我們不同,若你選擇了龜孩子作為家人,除了提供良好的飼養環境外,也要學習一套「龜語言」,細心觀察牠們的健康狀況,病向淺中醫,才可和龜孩子的相處時光長長久久。以下將簡介養龜常見疾病和醫療開支,一起學習守護家中龜孩子吧!
呼吸系統疾病及肺炎
飼養環境對烏龜尤其重要,加上香港四季明顯,冬天轉天氣、爬箱內水溫或室溫突變(通常是溫度急降出現溫差)等環境因素,都會令龜孩子容易患上感冒。另外,若長期令烏龜有心理壓力(例如環境髒亂、被打擾等)都會造成免疫力下降,更容易生病。
就像人一樣,烏龜的呼吸系統疾病常見病徵為眼腫(眼睛受感染)、流鼻水(或是有「吹泡泡」情況),若沒有及時處理,更可能演變成肺炎,例如有開口呼吸(呼吸困難)、側浮(在水中身體傾向患有肺炎的一方)及厭食等情況,應盡速求醫。因為感冒帶有傳染性,若箱內有其他烏龜,主人在就醫前應將生病的烏龜隔離並做好保溫措施。常見的醫療方式,包括服食或注射抗生素、X光片檢查(肺部)、服食止咳素等,亦需跟據身體情況補充維他命等補充劑,其後或需覆診跟進病況。
外殼腐爛(例如爛甲病)
烏龜會發生外殼腐爛情況,主因太多是飼養環境濕度太高、水質太骯髒,令細菌大量滋生,令細菌入侵龜甲,造成龜甲潰爛。而如果環境太擠迫,令龜甲受壓而有損傷,沒有妥善處理傷口,也有可能造成爛甲。
病徵方面,初期龜背或腹甲的感染位置會出現白色斑點,後期則會出現發臭、軟殼等情況,甚至有血水滲出,表示爛甲情況嚴重,而如果最後龜甲潰爛,甲片下更會出現渣狀物或鈣化物,龜孩子更會因疼痛而厭食,令治療難度更高。醫療方式方面,症狀輕微的話可以碘酒浸泡傷口位置,而獸醫則會為龜孩子進行清創、抗生素治療,並檢查確認牠受細菌感染的位置。
皮膚病(最常見為腐皮病及水霉病)
龜友之間當將「腐皮」和「爛甲」並稱為烏龜常見疾病,腐皮病指在烏龜頸、四肢、尾巴、裙邊等位置出現皮膚漬爛情況,嚴重者更會演變成皮膚壞死、爪脫落、骨骼外露等,隨時有生命危險。而水霉病病因是皮膚受到水中真菌感染,病徵為皮膚被大量的白色棉絮狀物纏附,令龜孩子食慾不振、行動無力緩慢。
面對皮膚病,醫生會針對性以抗生素治療,亦可能會做清創處理,而主人更應該做的是在龜孩子發病後保持水缸清潔,例如以生理鹽水浸缸,每天以清水清洗才把龜孩子放回居住等。
代謝性骨病
在養龜入門一文中我們已提到,烏龜需要每天曬太陽(又稱曬背),因為當中的UVB紫外光可以產生養份(例如維他命D3及鈣質),讓龜孩子健康成長之餘亦可避免「爛甲」情況,若龜孩子缺鈣及缺少維他命D3,會發展成代謝性骨病。簡而言之,此病代表身體長期鈣磷比例不正確,令身體必須從其他部份(例如骨骼)挪用鈣質,最後令骨骼軟化。患有此病的龜孩子,不但容易有骨折和肌肉收縮等問題,甚至會不能走路。
相對於其他常見病,代謝性骨病病徵較不明顯,常見情況為食慾不振、難產、便秘等,要得出正確診斷,獸醫需透過驗血測量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,與及X光檢查骨質密度等方法斷症。而治療方面,大多先以注射鈣離子為主,若情況好轉,則轉為口服。
白眼病(俗稱紅眼病)
顧名思義,患上此病的烏龜眼睛猶如蒙上一層白紗,因為眼睛發炎充血腫脹,眼外部被白色分泌物遮蓋,而令牠無法張開雙眼。此病多見於幼龜、巴西龜,發病成因主要是水質不潔,滋生細菌而令龜孩子眼睛受感染。雖然白眼病是常見疾病,但若主人見到龜孩子眼睛發炎、行動緩慢、對外界反應低等症狀仍置之不理,龜孩子有機會因此拒絕進食,最後因瘦弱而亡。
治療方面,主要以抗生素及藥物浸洗為主,嚴重者獸醫更會為龜孩子清除眼睛周圍的壞死表皮,再作浸洗治療。
在香港,珍禽異獸的醫療費用不菲,普通健康檢查費用由HK$750至HK$1,560,血液檢查價格由HK$1,000至HK$2,000,X光片檢查則HK$1,000至HK$1,200,如需住院、手術或覆診等,完成一個療程費用分分鐘數以千計。預防勝於治療,若想心愛的龜孩子健健康康,日常飼養必需做足功課,更可考慮為牠購買一份醫療保險,令牠的健康更有保障。
OneDegree推出了全港首創的龜鳥保險,受保障的龜孩子品種達53種,而且1歲至10歲的龜孩子都受保!龜鳥保險劃一保費而每年診金賠償次數高達 20 次,賠償範圍涵蓋普通科、專科診金、處方藥物費用、住院費及手術費用。